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发展规划司 > 现代农业建设

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排头兵——写在第二批2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之际

日期:2020-01-10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 【字号: 打印本页

    隆冬时节,走进广西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470县道为轴,沿途广西顺来茶业、浙江华茗园、北京张一元等一个个知名的生产加工基地镶嵌其中,集聚了近90家茉莉花企业。横县依托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形成了“茉莉+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等茉莉花“1+9”产业群,走出了具有横县特色的现代农业兴旺之路。

  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新实践,正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一个缩影。

  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部署要求,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的核心区、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的孵化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农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区”的功能定位,连续3年印发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通知文件,中央财政投入66.7亿元专项资金,先后批准创建114个、首批认定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湖南省安化县等29个产业园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呈现出产业集聚度高、产业融合度高、科技支撑水平高、绿色发展水平高、农民收入高等特点,在引领带动本地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先行区。

    一、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

  在今年4月举办的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建设产业园,能够有效带动传统种养业延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带动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农村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实践证明,抓住了产业园,就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

  按照经批准的产业园建设规划和创建方案,经过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的努力,产业园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据统计,第二批2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20个主导产业,已经培育壮大了像定西马铃薯、新会陈皮、横县茉莉花、安化黑茶、涪陵榨菜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农业品牌。每个产业园的主导产业覆盖率都超过60%,产业园平均产值达到78亿元,有效带动了所在县乡村产业加快发展,起到了抓一点带一片的效果,成为各地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自产业园创建以来,涪陵区按照‘以榨菜产业发展促产业园建设,以产业园建设促全区乡村振兴’的创建思路,着力推动榨菜产业全面升级。目前,产业园已形成‘大生产+精加工+高科技+深融合+强服务’的全产业链格局,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据涪陵区委副书记周波介绍,今年产业园总产值预计达到109亿元,比创建初期提升27%,其中榨菜产业产值超过85.4亿元,比创建初期提升42%。

  山西省太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蔬菜、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形成了研发、中试、推广、生产、加工、贸易、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格局。2019年,产业园预计实现总产值117.6亿元,蔬菜规模达13万亩,仔猪和生猪产能均保持“双百万”,成为山西省城太原的“菜篮子”基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更是山西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建设产业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已成为各地的普遍共识。四川省峨眉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表示:“过去抓县域的乡村产业发展,不知道从哪儿入手、如何抓起;现在一说乡村产业,就是要抓产业园,一谈抓产业发展措施也必说建设产业园。”

    二、现代生产要素集聚,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两年多来,各产业园通过聚集科研、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机制,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树立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广东农垦湛江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甘蔗作为主导产业。产业园获批以来,着力强化科技驱动,成立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为产业园兴农提供科技支持。2018年年初,国内首批膜法绿色制糖新技术在产业园糖厂中试车间成功试产,一举颠覆140余年传统制糖工艺。作为“黑科技”之一,制糖技术更环保、品质更高、成本更低。“这项技术是我们和中科院过程研究所进行合作的成果,目前是全球首家采用物理制糖的糖厂。”产业园糖厂负责人张建华说。

  在四川省蒲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了解到,目前有13项科技成果转化、25个优新品种储备、18个地方标准制定、70%的农业科技贡献率、90%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100%的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再加上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两项重量级荣誉,在产业园引领推动下,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走上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过去,安徽省金寨县在发展茶产业过程中,曾出现过因农残超标而出口受阻事件。这坚定了金寨县茶产业必须走绿色发展、质量提升的道路。以茶叶为主题的金寨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两年的创建,茶产业呈现出喜人的成绩:经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检测,土壤和产品合格率为100%,符合绿色标准98.3%、符合有机标准88.1%,重点企业出口抽检合格率为100%,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金寨县10万亩茶叶基地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现如今,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装备正全方位覆盖到各个领域:从能够实时监测大田空气、土壤的“智慧稻草人”到智能化灌溉系统,从种植大棚内广泛运用的电子眼、传感器到通过云计算整合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农业服务平台,物联技术的立体化应用渐入佳境。借力中科院、复旦大学等高校院校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的集成与综合应用,目前产业园物联网覆盖区域达75%,降低劳动力成本40%以上,单位面积产出率提升15%,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覆盖率达89.06%。

  “贺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紧紧牵住绿色循环这个‘牛鼻子’,突出绿色品牌建设,有力推动了主导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宁夏贺兰县叶正忠副县长说,“产业园建立水稻标准化种植基地6万亩,其中有机水稻生产基地1.5万亩、稻渔立体生态种养2万亩,成为宁夏大米地理标志认证主产区之一。”

  据统计,第二批2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0%,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9%,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比例与农药化肥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全链条打造产业园,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县域经济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两年多来,各产业园聚焦主导产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全面打造县域经济增长点,形成了可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湖南省安化县有一张全国知名的名片——“安化黑茶”。“‘安化黑茶’创造了4个第一:产量、产值、税收位列全国县域第一,位列‘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入选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据安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肖义介绍,2019年全县黑茶综合产值220亿元、税收3亿元,产量占全国黑茶产量的1/3。产业园茶叶产业覆盖率达85%,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5%以上,带动全县累计建成36万亩茶叶原料基地。园内集聚120多家茶企及关联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5∶1。

  浙江省诸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为珍珠和精品果业。自2017年列入创建名单以来,经过2年多的创建,2018年园区总产值120.5亿元,其中淡水珍珠产值达91亿元,产量占全国的80%、全球的73%;香榧容器育苗量占全国的90%、产量占全国的40%,被命名为中国珍珠之都和香榧之都。该产业园成功创建全国山下湖珍珠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山下湖珍珠”区域品牌价值达235亿元。2019年产业园总产值预计可达125亿元。2018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0.6%。

  在广西柳州市柳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形成了全国螺蛳粉产业链最长、链条最完整、效益链最强的产业带,入驻螺蛳粉龙头加工企业14家,日产量超40万袋,拉动粮食、蔬菜、竹笋、螺蛳等原材料生产能力达16万吨。2019年产业园总产值62.8亿元,螺蛳粉主导产业产值44.21亿元,带动脱贫2.4万人。

  陕西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将猕猴桃等果品的科研、信息、种植、冷藏、加工、物流、周边产业等结为一体,使果品加工流通产业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便捷高效发展果业的同时,也推进了眉县产业振兴步伐,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注入了活力。

  北京市房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了功能蔬菜规模生产、集中加工、技术服务输出、休闲康养相融合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2019年产业园预计实现总产值48.63亿元,已成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都市农业发展示范区。

  据统计,第二批2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了一大批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超过8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8∶1,比全国平均高1.5个百分点以上,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45%。

    四、联工促农联城带乡,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

  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边接着城市、一边接着农村,可以为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农村提供承接载体和平台,成为联工促农、联城带乡的桥梁纽带。特别是当前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想回家创业,很多社会资本热衷于投资农业,但却不知道去哪创、投哪里,产业园成为了承接的平台和载体。据统计,114个国家产业园已吸引返乡下乡人才32万人,撬动金融社会资本近3000亿元,省级产业园撬动社会资本达到5000多亿元。

  在安徽省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记者见到了在外创业多年的和县徽湘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全,他返回家乡建了一座食品加工厂。“过去想回家乡创业,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我们这些农业加工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不用再担心用地、企业手续等问题。”郑全说,“园区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而且园区蔬菜、畜禽等原材料丰富,并且靠近郑蒲港,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特别适合农业加工企业投资建厂。目前,一条熟食加工厂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正在建设新的标准化厂房。”

  河北省邯郸市小西堡乡组织32个村集体,充分利用滏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冷储资源,成立安心小厨配送公司,组织专业配送。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管理经营、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采购销售,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主要以学校、机关等大食堂客户为服务对象,年配送农产品1.2万吨,创收350万元,架起了当地蔬菜产地直销的服务桥梁,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示范项目。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占杨凌全域面积的63%。在产业园创建过程中,把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示范带动与调整农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产业园创建与城乡发展实现了有机融合。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12万亩,覆盖3个乡镇的45个行政村。产业园内推进“互联网+农业”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O2O模式整合线上线下交易,成功打造了小津口、叶家庄等10个泰山茶淘宝村,网上交易额达1.8亿元;引进大型农产品物流园3家,实现年吞吐量1000万吨;打造大型旅游产品营销集散地3家,年销售额达1.5亿元。

  广东省徐闻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说:“今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将进一步着眼园村建设一体化发展,重塑工农城乡关系,发挥产业园联工促农、联城带乡的桥梁纽带作用,吸引人、地、钱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为城乡融合发展探索路子。”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事关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作为一个事业长长久久地抓下去。下一步,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以获得认定为新起点,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建设,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产村融合发展,为示范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加强产业园建设监测评价,强化工作指导,提高产业园建设水平。相信随着产业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定会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