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河南省加快推进“两区”划定工作
编者按: 2018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4部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通知》(农办计〔2018〕17号),要求各地加快“两区”工作步伐,率先完成水稻、小麦功能区和大豆保护区划定等任务。河南、吉林是全国农业大省,也是“两区”划定任务重点省,为落实国务院和相关部委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两区”划定工作,河南、吉林省政府主动作为、统筹谋划,对2018年全省“两区”工作做出有力部署;省农业、发改、财政等部门密切协作、迎难而上,在“两区”工作组织实施、经费保障、督导落实等方面形成一整套机制和举措,为按期完成本省“两区”划定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河南、吉林省2018年“两区”划定工作的有关情况予以编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2017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两区”划定工作方案,建立了由农业、国土、发改、财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武国定副省长多次听取“两区”推进情况汇报,对划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在今年4月3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武国定副省长强调,要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按照既定时间和要求,尽快落实经费,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年底保质保量完成划定任务。在5月10日全省“三夏”生产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两区”划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武国定副省长再次强调,要加快完成“两区”划定任务,有效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并专门针对划足数量、划优质量、图地挂钩、把握节点、建管并举、夯实责任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二、全面指导,分类推进。依托“两区”划定技术支撑单位——河南省农业遥感监测中心(农业部农业遥感应用中心郑州分中心),先后组织专家赴10多个市县对当地“两区”划定工作进行实地授课、现场指导;印发7期“两区”划定工作简报,总结宣传划定工作中的好做法、好典型、工作动态等,供省内各地学习借鉴;建立全省“两区”划定微信群、QQ群,互相学习,及时沟通答复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落实工作周报制度,要求各省辖市、直管县每周五上报一次工作进度,每月按时上报“两区”划定进度管理系统,并根据各地工作进度,制定分类指导方案。对全部启动的,在高质量完成图上作业的基础上,及时跟进野外勘察、公告公示、数据建库、检查验收等后续工作;对部分启动的,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督促尚未启动划定工作的县(市、区),及早启动图上作业,加快划定进度;对尚未启动的,要求抓紧向当地政府领导汇报,尽快落实划定经费,确定技术依托单位。
三、明确节点,倒排工期。按照国家今年年底要完成水稻、小麦功能区和大豆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新要求,河南省召开全省“两区”划定推进工作视频会议,对全省“两区”划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要求承担“两区”划定任务的134个县(市、区)工作提速、时间提前,由试点先行改为全面推进,并确定了具体的时间节点:6月底前,各市县全部开展图上作业;8月底前,完成底图制作;10月底前,全部完成数据入库工作;11–12月份进行数据成果的检查验收、汇交合库工作。
四、强化督导,夯实责任。一是加强调度指导。自2018年3月以来,河南省实施每周上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划定工作进展情况,并多次组织省农业厅“两区”划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两区”督导调研,总结推广先进市县经验,指导督导进展慢的市县加快工作进度。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河南省要求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对辖区内“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负总责,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县级政府是第一责任主体,要求“两区”划定工作以县为基础推进,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并将“两区”划定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三是实行考核通报制度。将“两区”划定工作纳入市长、县长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优”。同时,建立定期排名通报制度,每月通报一次,通报结果直接发至各省辖市书记、市长、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对推进不力、排名靠后的市县进行约谈,切实强化责任、加压推进,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全省“两区”划定任务。
<BR style=" clear=all>
吉林省计划2018年全部实现“两区”上图入库
吉林省承担水稻、玉米功能区划定任务6500万亩,大豆、油菜保护区划定任务800万亩。为加快推进2018年“两区”工作,吉林省将“两区”划定工作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不断强化经费保障和技术指导,并定期对“两区”工作进行督查通报,要求今年12月之前承担“两区”任务的各县(市、区)全部实现上图入库。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作机制。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区”划定工作,2018年2月,吉林省政府召开“两区”划定工作视频会议,对全省“两区”划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今年12月之前全部实现上图入库,吉林省副省长李悦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切实承担“两区”划定主体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两区”划建和管护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细化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抓好工作落实。同月,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由吉林省副省长李悦为召集人,省农委、国土、发改、财政、水利等9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两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整合和上图入库等工作。
二、落实经费保障,强化技术指导。吉林省副省长李悦在全省“两区”视频会上强调,各级政府一定要切实履行地方主体责任,决不能因为经费保障不到位,影响“两区”划定进度和质量。在省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目前先行安排省级“两区”划定工作经费200万,后期经费将按照“一事一议”予以全额保障。各县(市、区)也积极落实划定经费,截至目前,长春、榆树等12个市县已落实或明确“两区”划定专项经费,其中敦化市安排“两区”划定工作经费150万元。为确保“两区”划定工作与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相衔接,吉林省农委联合省国土厅、发改委遴选4家省级技术服务单位并签订服务协议,对省级“两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三、突出工作重点,保证划定进度和质量。一是抓责任落实。为确保如期完成划定任务,于5月份启动全省责任书签订工作,明确省县乡三级责任,并要求5月底前完成县乡两级责任书签订,6月10日前完成省县两级责任书签订工作。二是抓信息调度。每月调度3个试点市“两区”划定工作推进情况,并要求提交划定阶段成果和月份工作计划,对试点工作建档立册。每季度调度跟踪全省“两区”划定进展情况,准确整体掌握动态。三是抓技术培训。今年6–10月,吉林省计划通过10次省内定点培训、2次省外培训和4次线上培训,预计培训3000人次,力争全省“两区”划定工作人员全覆盖,全面提升各县(市、区)“两区”划定作业的技术水平。四是抓督查通报。为确保今年12月之前全部实现上图入库,吉林省两区联席会议办公室采取定期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全面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等形式,对全省“两区”划定工作进展进行督导检查,将部分地区划定进度慢、上报不及时等问题报送吉林省政府督查室,并向各市(州)、各县(市、区)政府进行通报,有效加快了“两区”划定工作的整体步伐。